🌞1971年,我国首枚实战氢弹空投时卡在飞机上,周总理下令弃机跳伞,地面人员却发现,飞行员抗命带弹朝基地飞去。
1972年1月7日,塔里木盆地,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仿佛要把空气都冻裂,但比这更冷的是,现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千里戈壁,万里晴空,一颗“太阳”即将在这里升起,不是真正的太阳,而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枚实战氢弹。
成功,就意味着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;失败,则意味着一切努力付诸东流,那一刻,时间仿佛凝固了。
终于,一声巨响,震天动地,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从地上升腾而起,冲向天空,欢呼声,口号声,响彻戈壁滩。
这一刻,新中国又一次展示了它的实力给全世界看,不过,很少有人了解,这些辉煌成就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。
杨国祥,一位彝族汉子,被誉为“彝族之鹰”,他参加过抗美援朝,立下不少战功,还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,他的飞行技术非常出色,航校都称赞他是当期最棒的学员。
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飞行员,肩负起了空投氢弹的重任,为了这次任务,杨国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这条从基地到空投目标点的航线,几百公里,他不知飞了多少遍,早已烂熟于心。
为空投训练做了大量准备,差不多进行了上百次的模拟,还投掷了三枚跟氢弹一模一样的遥测弹,然而,真正的考验,远比训练残酷得多。
时间回到几天前的1971年12月30日,杨国祥驾驶强-5强击机,携带氢弹升空,一切都按计划进行,直到按下投弹按钮的那一刻。
氢弹卡在投掷装置上了,根本投不下去,意外发生后,杨国祥保持镇定,马上向地面汇报情况,并请求再次投掷,接连三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。
时间慢慢过去,飞机的油也快用完了,地面指挥员向周总理汇报了情况,提出了两个方案:一是继续尝试排除故障,但飞行员可能无法返航,二是弃机跳伞,但会损失大量科研成果和数据。
周总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个方案,毕竟人命大于天,这是他一贯的原则,当杨国祥接到弃机跳伞的命令时,他却犹豫不决,陷入了困境。
弃机跳伞,固然可以保全性命,但却意味着巨额的经济损失和科研进度的延迟,为了研制氢弹,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,如果就此放弃,之前的努力都将白费。
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,杨国祥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带弹返航,这个决定无疑是危险的。
飞机一旦着陆,氢弹距离地面只有20厘米,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爆炸,后果不堪设想。
地面指挥员被杨国祥的决定吓出一身冷汗,但经过与专家紧急磋商,并请示周总理同意后,最终还是批准了杨国祥的请求。
基地马上进入最高警戒状态,所有人迅速转移到地下防空洞,跑道上,只剩下地勤人员和几位基地领导,他们神情凝重,等待着杨国祥的归来。
杨国祥驾驶着这架载着“定时炸弹”的飞机,小心翼翼地返航,25分钟后,飞机出现在基地上空,确认地面人员已经全部撤离后,杨国祥开始缓缓下降。
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,每一秒都充满了危险,飞机稳稳地落在了跑道上,一切都很顺利,杨国祥独自一人爬出机舱,跳到地面上,长舒一口气。
氢弹安然无恙,经检查,故障原因是投掷装置电路短路,这与当时正值寒冬有关,杨国祥的带弹返航,不仅保住了氢弹,也为科研人员查明故障原因提供了宝贵的机会。
几天后,问题解决了,杨国祥又主动请战。
1972年1月7日,他成功完成了氢弹空投任务,蘑菇云腾空而起,举国欢腾,杨国祥的故事,只是氢弹试验成功背后无数个故事中的一个。
在塔里木盆地这片荒凉的土地上,还有无数科研人员默默奉献着,他们远离家乡,忍受着恶劣的环境和物质的匮乏,为国家的核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。
试验区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,水是极其宝贵的资源,每人每天只供应三口缸水,用于洗漱,即使是基地首长,也严格遵守规定,节约用水。
一位老兵回忆起白司令在视察施工现场时,看到战士们衣衫褴褛,汗水浸透的衣服在高温下烤干,在皮肤上留下片片白斑,不禁潸然泪下。
白司令当即下令停工休息,并向上级汇报,要求增发衣物和鞋子,保障战士们的基本生活。
在试验区,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,长达10公里的地下通道已经建成,各种飞机、坦克、汽车、动物、粮食、种子都已就位。
科研人员躲在钢筋混凝土掩体内,架设好摄影机,准备记录氢弹爆炸的各项数据。
防化部队已经准备好了,他们要穿过辐射区,积累实战经验,科研人员为了这次试验,真是费了不小的劲,他们日夜奋战,遇到不少难题,但最终还是成功了。
氢弹试验成功,不仅展示了科技实力,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拼搏精神。
杨国祥的英雄事迹被后人永远铭记。
2017年,杨国祥逝世,几个月后,他的纪念碑在昆明揭幕,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。